国内

当前位置/ 首页/ 国内/ 正文

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: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

更高的温度,合成基钻井液抗高温性能从180℃到220℃,技术服务页岩油井近60口;更优的配方,储层钻开液从海洋走向陆地;更深的井,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支撑中石化“深地工程”10余口井顺利完钻……

2023年,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锚定科技研发业务,着力攻坚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在科技创新创效能力上持续提升,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。10月31日,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科技创新大会上,中心满载而归,收获一项科技英才奖、两个优秀创新团队、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一项十大核心技术,被评为公司科技管理先进单位。

紧盯现场,项目走出实验室

对钻井液中心油田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来说,相比成立之初,如今的科研氛围有了很大变化。

“以前大家基本埋头在实验室里研究,只关注手里的课题项目完没完成;现在项目紧贴现场,大家与现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,也更关注现场应用推广效果。”油田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于雷说道。

今年,为激励科研人员聚焦现场难题攻坚创效,钻井液中心全面推行防漏堵漏、高温高密度、固壁技术等重点项目“揭榜挂帅”,中心有信心、有能力组织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科研骨干积极申报,成立了4个“揭榜挂帅”团队。

为了实现深层油基高温高密度堵漏,防漏堵漏“揭榜挂帅”团队研发了形状记忆堵漏剂、弹性孔网堵漏剂、一袋式堵漏剂等产品,形成了适用于深井高压裂缝性漏失地层的裂缝强堵剂配方,在樊页1井组、牛页1井组等一次堵漏成功率84.6%。

而高温高密度团队则开展了双高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,为中石化“深地工程”万米深井的勘探开发做准备,目前已实现抗高温220℃,密度达到2.1g/cm3。此外,破碎带井壁强化技术、埕岛油田老井复活高效解堵液技术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

为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,钻井液中心还实施“项目长负责制”,加大了科技创新重大突破项目奖励力度,并对在科研立项、攻关、现场支撑等方面表现优良的人员给予奖金激励。

一系列的举措,让科研人员纷纷把研究重心放到现场需要的关键技术上来。

迭代升级,“硬件”建设标准化

9月26日,“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—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超深井井筒工作液技术联合研发中心”在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签约揭牌,标志着校企双方有了新的合作平台。

平台、团队、实验室,这三项是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科研创新的重要“硬件”。

今年,为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,钻井液中心进一步强化科研团队建设,形成了特色突出、优势明显的三大博士后团队、两大创新团队,取得了一系列成果,极大地推进了中心科技进步。在公司创新大会上,高端化学剂研发与应用、合成基钻井液研发与应用两个创新团队被评为公司优秀创新团队,团队项目“利页岩油合成基钻井液先导试验”被评为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
钻井液中心坚持“走出去”借力高校“大脑”,与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、北京工程院联合申报中石化课题“钻井液用合成基础油及体系研究与应用”,并成功立项。与中国石油大学联合建设超深井井筒工作液技术研发中心,共同攻关核心技术难题,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。

作为科研创新之源,钻井液中心持续建设升级实验室,开展实验室CNAS认可,规范实验室管理流程,并成立质量评价室,建立石粉等处理剂检测流程,不断提高了实验室装备水平和实验室评价能力,逐渐实现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,被评为公司重点实验室。

持续突破,科研创新结硕果

观念的转变,“硬件”的突破,让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科研创新成果纷纷落地开花。

合成基钻井液技术实现“体系+产品”规模化应用,形成了抗高温、高密度、强封堵以及专项堵漏等系列技术,在胜利东部、新疆地区施工60余口井,有力支撑了东部页岩油、西部深层油气的勘探开发。

自主研发的无黏土储层钻开液在海洋、桩西、河口、滨南采油厂和石油开发中心推广应用,逐步由海洋向陆地推广,累计施工井近40口,井壁稳定、储层保护效果显著。

自主研发的钻具表面多点吸附长效润滑剂,润滑维护时间相对于常规润滑剂延长两倍,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。

……

截至目前,2023年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1项,授权专利20件,申请专利33件,4篇论文在2023年度全国钻井液会议获奖。

高质量发展启航之年,科研创新焕发了新的活力。